炎炎夏日,在大家都在空調底下吹著涼風享受的時候或許也會對空調本身產生好奇,那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探空調的前世今生。
早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巴比倫人就已經發明了一種古老的空氣調節系統,利用裝置在屋頂的風桿引導外界的自然風穿過涼水并吹入室內,令室內的人在炎炎夏日感到涼快。
在19世紀,英國的科學家麥可·法拉第發現了壓縮及液化某種氣體就可以將空氣冷凍,這種現象出現液化氨氣蒸發的過程中,但在當時這種想法僅處于理論化。
在1842年,來自佛羅里達州的約翰·哥里與來自新澤西州的阿弗里德·沃夫在當地的商業大廈里設計出嶄新的空氣調節系統,但此時依舊是非電力的。
時光飛逝,到了1902年的下半年,終于出現了首個現代化的以電力推動的空氣調節系統,發明人威利斯·開利的設計理念與沃夫不同的是并非只控制氣溫,同時也控制了空氣的濕度,以此理念來提高紐約布克林的一間印刷廠制作過程質素。
1906年空調出現了專利,1915年開始大規模生產,在這段時光里空調僅僅只是用于工業上的降溫祛濕,直到1924年的某一個夏天,一位美國人在逛商場的時候因為太熱而暈倒之后,商場老板靈機一動想到了給商場安裝中央空調,歪打正著的使得大家紛紛在那個炎熱的夏季前來避暑購物,從那以后空調的民用性需求開始得到了擴張,到了1950住宅空調銷量開始指數級的上升。
而此刻的大海對面的我們還在以風扇等手段對抗著高溫,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86年,當時國內終于成立了首批的空調品牌,比如“春蘭”,可能在座的80后對這個品牌還是蠻熟悉的,然后空調陸陸續續的遷入國內,1988年后空調就在中國流行了起來,不過在當時空調作為一個大件幾乎只會出現在收益較好的公家廠子里與個別的大型商場,在90年代里空調與電腦、錄像機并成為三大件。可見擁有一臺空調在那個年代是一件多么光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