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2(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是CF2C12,代號為R12)是中、小型制冷設備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種制冷劑。
R12的標準蒸發溫度為-29.8℃,凝固溫度為-155℃,是最早出現的氟利昂制冷劑,已廣泛使用了50多年。
R12是無色、無味、毒性小、不燃燒和不爆炸的制冷劑。對人體的生理危害小,當R12在空氣中含量達20%時,人開始有感覺,容積濃度超過30%才能使人窒息。
R12與明火接觸且溫度達400℃以上時,分解出對人體有害的光氣以及氟化氫、氯化氫。
所以,有R12的地方,嚴禁明火和高溫。
R1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0℃時,其溶解度不超過0.0026%,溫度越低,溶解度越小。若R12的含水量超過其溶解度,那么在低溫狀態下(0℃以下)很容易出現冰堵現象,同時含水會對金屬產生腐蝕作用。所以對使用R12的制冷系統,必須嚴格限制含水量:第一,規定R12含水量不得超過0.0025%;其次,制冷系統中的各管道、設備、機器等在充注R12之前,都必須經過干燥處理(必要時進行烘干);第三,系統中要設置干燥器,及時除去運行中由于微量泄漏而帶入系統中的水分。此外,向系統充注R12時,也應在鋼瓶和制冷系統之間加裝干燥過濾器。
純R12對金屬沒有腐蝕作用,但對鎂以及含鎂量超過2%的合金有腐蝕性,含水后會產生鍍銅作用。R12對天然橡膠和塑料有膨潤(膨脹滲透)作用,密封材料應使用耐腐蝕的丁睛橡膠或氯醇橡膠。全封閉式制冷壓縮機中繞組導線要涂覆聚乙烯醇縮甲醛樹脂絕緣漆。電動機采用B級或E級絕緣。
R12對油有無限的溶解度,由于這一特性,它在制冷系統的各部分中產生不同的影響。在冷凝器中,由于R12與油互溶,換熱器表面不會產生油膜而影響傳熱;在儲液器中,R12與油不會出現分層現象,所以不能分離,R12與油共同進入蒸發器;而在蒸發器中R12不斷蒸發,油卻積存下來,濃度越來越高,附著在蒸發器的內表面,使得蒸發溫度越來越高,其傳熱系數降低。
由于油比R12輕,不能直接從底部放油,所以蒸發器多采用從上部供液,下部回汽的干式蒸發器,潤滑油連同回汽可一起退回制冷壓縮機。在制冷壓縮機的曲軸箱中,由于R12溶解在潤滑油中,影響油的枯度,所以應采用高粘度的潤滑油。此外R12在曲軸箱的潤滑油中處于沸騰狀態,當壓力越低、溫度越高時,液態中溶解的R12越少。因此,制冷壓縮機啟動時,曲軸箱壓力突然降低,R12攜帶大量油滴從潤滑油中蒸發(沸騰)出來,使油粘度突然增加,造成曲軸箱油位下降并產生大量泡沫。同時潤滑油進人制冷系統也會產生種種不利影響。為此制冷壓縮機排氣管道上應設里油分離器,以使隨R12進入制冷系統的潤滑油盡量少。
R12的滲透力極強,特別容易泄漏,故要求系統有嚴格的密封措施。檢漏可用肥皂水、鹵素噴燈和電子鹵素檢漏儀。肥皂水適用于系統安裝和有明顯泄漏時的檢驗。少量泄漏可用鹵素噴燈檢查。隨著泄漏量的增大,鹵素燈火焰的顏色由微綠、淡綠變為深綠乃至紫色。微量泄漏可用電子鹵素檢漏儀,該儀器有極高的敏感度,每年兒毫克的泄漏量都能檢查出來(國標中規定,家用電冰箱制冷系統年泄漏量不能超過0.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