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藏庫中,對于肉食品的冷凍一般都采用依次凍結的工藝,要求冷凍的溫度為-23~-30℃,食品冷藏的溫度為-18℃,鮮蛋、水果貯存要求的冷藏溫度為0℃,因此冷藏庫制冷系統的組成需根據所要達到冷凍溫度的高低來確定。對于氨制冷系統,入蒸發溫度在-5~-25℃范圍內,則采用單級壓縮制冷裝置;如蒸發溫度在-25~-40℃時則采用兩級壓縮制冷裝置。
圖3-6為冷庫工程中常見的氨重力供液制冷系統的組成和工藝流程。
該系統主要由氨壓縮機、氨油分離器、冷凝器、高壓貯液器、膨脹閥、氣液分離器、蒸發器( 蒸發排管或冷風機)、排液桶、集油器、空氣分離器所組成。
在冷藏庫設計中,蒸發排管或冷風機設在冷庫內,制冷壓縮機和一些輔助設備在制冷機房內,其中立式冷凝器、高壓貯液器、集油器、空氣分離器等輔助設備也可設在室外。冷藏庫氨壓縮制冷系統的工作過程是:經壓縮機1壓縮后排出的高壓、高溫制冷劑攻氣,先經過氨油分離器2再進入臥式冷凝器3,冷凝后的氨液進入高壓貯液器4,高壓貯液器的氨液經管路送 至膨脹閥 5 節流降壓、降溫后,被送到安裝在一定高度上的氣液分離器6;在氣液分離器中,將節流所產生的氨蒸氣分離后,氨液經液體調節站進和蒸發排管 7 (或冷風機)。氨液在蒸發排管內吸收冷庫被冷卻(冷凍) 食品的熱量而氣化,氣化后的氨蒸氣又經過氣液分離器將氨蒸氣中所攜帶的液滴分離出來后,再進入壓縮機,這樣不但防止了壓縮機濕沖程,也使蒜氣中的液體制冷劑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在冷庫中由于妝發排管的表面溫度低于庫內空氣的露點濕度,食品和空氣中的水分就會在排管表面凝結。由于排管表面溫度低于冰點,所以,管子外表面會結成霜層。這種霜層的存在會使蒸發排管的傳熱系數減小,特別是冷風機的肋片除了熱導率減小外, 還會造成肋片間空氣流動困難 ,使外表面的對流換熱系數和傳熱面積減少, 這樣就會導致制冷量降低,無畝的耗電量增加。因此,為了確保制冷效果,應當定期將蒸發排管表面的霜層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