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結構形式如圖5-14所示。這種蒸發器的構造與臥式殼管冷凝器想死,其外殼是用鋼板焊成圓筒體,在筒體的兩端焊有管板,鋼管用焊接或脹接在管板上。制冷劑在管外空間汽化,載冷劑(冷凍水或鹽水)在管內流動。為了保證載冷劑在管內具有一定的流速,在兩端蓋內鑄有隔板,使載冷劑多流程通過蒸發器。
工作時,之了你液體通過浮球閥節流降壓后,由殼體下部進入蒸發器內吸收冷凍水或鹽水的熱量而氣化,氣化后的制冷劑蒸發上升至干氣室(起氣液分離作用),分離出的液滴流回蒸發器內,蒸發氣被壓縮機吸走,氨蒸發器殼體底部焊有集油器,沉積下來的潤滑油可從放油管放出。
為了能觀察到蒸發器內的液位,在項部干氣室和殼體之間裝設一根旁通管,旁通管上的結霜處即表示蒸發器內的液位。為了避免未氣化的液體被帶出蒸發器,其充液量應該不浸沒全部傳執表面,一般氨制冷系統,其充液高度約為簡徑的70% ~ 80%;氟利昂制冷系統,其充液量為簡徑的55%~65%。
臥式殼管式燕發器傳熱性能好,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制冷劑為氨時,平均傳熱溫差△為5~ 6\℃,蒸發溫度在+5 ~ - 15℃的范圍內,管內水流速w = 1.0~ 1.5m/s時,其傳熱系數為450 ~ 500W/ (㎡·℃)。但是,當用來冷卻普通淡水時,其出水溫度應控制在2℃以上,和否則易發生凍結現象,致使傳熱管凍裂。在氟利昂系統中,目前也使用臥式殼管式蒸發器,所不同的是采用低肋銅管代替光滑鋼管,這樣可以提高制冷劑的沸騰放熱系數。為了使潤滑油隨制冷劑蒸氣返回壓縮機,采用干式殼管式蒸發器(屬非滿液式蒸發器) ,即制冷劑在管內攻發吸熱,冷凍水在管間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