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殼管式冷凝器的結構如圖3-27 (a)所示,其外殼是由鑰板卷制焊接成的圓柱形筒體,垂直安放在室外混凝土的水池上。筒體兩端焊有多孔管板,管板上用焊接法或脹管法固定著許多根換熱管,換熱管一般采用?51 mm X 3. 5 mm或?38mm X 3mm的無縫鋼管。冷卻水自上而下在管內流過,氨氣在殼體內管簇之間冷凝后積聚在冷凝器的底部,經出液管流入儲液器。冷凝器筒體頂部裝有配水箱,使冷卻水能均勻地分配到各管口。在配水箱中有的裝有多孔篩板,篩板上每根管口設置一個扁圓形分水環;也有的不裝篩板,在每根管口上裝有一個帶斜槽的導流管頭,如圖3-27 (b)所示。導流管頭的作用是使冷卻水經斜槽沿換熱管內壁呈薄膜螺旋狀向下流動,從而延長冷卻水流的路程和時間,同時空氣在管子中心向上流動,從而增強熱量交換,提高冷卻效果,節約冷卻水量。在實際工程中,當斜槽銹蝕或堵死時,冷卻水會從導流管頭的中孔往下直流,在管壁內表面上不能形成液膜層,從而影響冷凝器的傳熱,所以要經常檢查和更換損壞或堵塞的導流管頭。在冷凝器運行時.要注意適宜的冷卻水量.水量不宜過小,過小就不能形成連續水膜,從而降低傳熱性能并加速管壁的腐蝕和粘污。水量也不可過大,因為冷凝器的傳熱系數并不按此比例增加,反而造成浪費。
在青島冷凝器的外殼上設有進氣、出液、放空氣、均壓、壓力表、放油和安全閥等管路接頭,可與相應的管路和設備相連接。
立式殼管式冷凝器的優點是占地面積小,可以垂直安裝在室外,冷卻水靠重力自上而下一次流過冷凝器,流動阻力小,且可清除鐵銹和污垢,清洗時不必停止制冷系統的運行,較為方便,缺點是冷卻水的循環量比較大。立式殼管式冷凝器適用于水源充足,水質較差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