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除燃燒外主要來源于人的生理活動。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使人精神不振、疲勞、反應遲鈍、心跳加速甚至失去知覺。
微粒污染物。微粒污染物的粒徑在0.001~100μm。對人體危害大的是粒徑小于15m的微粒,它懸浮在空中,并附有許多細菌,被人吸入后沉積在肺內不易排出。
病源性及過敏性有機物。它來自家畜、人體、昆蟲、花粉等。當相對濕度大于70%時對其滋長很難抑制。細菌、過濾性病毒、每菌等徽生物對人會產生生理性病癥,甚至造成人體機能喪失。
煙霧。香煙煙霧常被視為一號空氣污染源。煙霧含有3000多種物質,受空間電荷效應作用,煙霧附著在壁面上難以排出室外,會造成頭痛、貧血、呼吸道疾病、肺心病和肺癌等。
揮發性有機物。它是一種刺激性的有毒物,有來自壁紙、家具、地毯等的苯、甲醛及空氣清潔劑、殺蟲劑、油漆等的300~400種有機物。
一氧化碳。來自燃燒和吸煙,它比氧氣更易與人體血液中的血紅素結合,這能使人體缺氧以致窒息中毒。
臭氧(O3)。它主要來自高壓放電裝置,如電腦、影印機等,過量吸入,會致人患慢性肺水腫、肺硬化甚至肺癌。
負氧離子(O2)的消失。負氧離子能使污濁的空氣變得新鮮、純凈、自然,既能殺菌,又能與過敏源結合沉降于地面而凈化空氣,還可促進人體生理功能纖毛性運動,排除呼吸道及體內的過敏源,增加人體免疫能力,使人健康長壽。但室內的電腦、電視機、空調器、塑料制品以及吸煙等卻會使負氧離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