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空調器采用通風、制冷、供暖等基本方法,使室內溫度、濕度適應人體舒適的需要。房間空調器主要由通風循環、制冷或制熱循環和電器控制系統組成。
房間空調器的工作原理:室內側熱交換器(然發器)里的低壓制冷劑蒸氣,由壓縮機吸入后被壓縮成高壓氣體,通過電磁換向閥到達室外側熱交換器(冷凝器),經過軸流風扇電動機兩翼吸來的室外空氣來吹過冷卻,在定壓下不斷向室外放出熱量,從而冷凝成高壓液體。高壓、冷凝溫度下的液體是無法吸熱的,必須使它降壓,因此高壓液體就經毛細管節流成為低壓低溫的氣液混合物,進入室內側熱交換器(蒸發器)。由于室內空氣的加熱,在蒸發器內的低壓低溫的氣液混合物就被汽化成低壓飽和蒸氣。在蒸發過程中,吸收了由離心風機吸來的室內空氣中的熱量,使空氣的溫度下降,冷卻后的低溫空氣再由離心風機吹向室內。在蒸發器里,吸熱后的低壓蒸氣經過電磁換向閥進入壓縮機被壓縮,再重復以上的循環,達到使室內降溫的目的。
當室內熱交換器在與室內循環空氣進行熱交換時,室內空氣在此處降溫到露點溫度以下,便會有水蒸氣凝結出來,并通過排水盤(管)排到室外,從而達到除濕的目的。
經壓縮機壓縮后的高壓蒸氣,通過電磁換向閥改變了制冷劑的流動方向(此時電磁換向閥因通電而改變了管道的方向)。制冷劑先進入室內側的熱交換器(冷凝器)中,由離心風機吹過冷卻放出熱量并送入室內。冷凝后的高壓掖體通過毛細管節流降壓降溫,再進入室外側熱文換器(蒸發器)汽化。由軸流風扇將低溫度的空氣送至室外,然后低壓蒸氣經過電磁換向閥被壓縮機吸入壓縮,如此循環,達到使室內升溫的目的。
當室外換熱器裝有制冷除霜裝置時,可在室外氣溫一5℃以上運行,若無除霜裝置時,需在室外氣溫0~+5℃以上時運行,否則制熱循環不能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