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是用于從氣體中分離液體和留住液體在容器內的主要力量。當一滴液體處于自由落體狀態(tài)而靜止不動,重力正好等于阻力,所以沒有凈力可用于加速度。在立式分離器內液滴上升速度必須足夠可以使小直徑液滴不再落下。這個分離預期是合理的但不會是完美的,如果帶走的僅僅是小的液滴,帶走的液滴的總量也不會多,因為小的液滴比大的液滴更容易蒸發(fā)。
可以這樣比喻,這些沒被壓縮機吸走的小液滴,它們也沒有落到分離容器下部的液體中,就好像是天空白云中的小液滴。它們之所以懸浮在天空,沒有變成雨點落下來,是因為它們的直徑還沒有足夠大(質量不夠)到能夠落下來而是被空氣的浮力托住,也沒有小到被太陽蒸發(fā)或者被風吹走。這種液滴的直徑定義為某種制冷劑的計算分離的液滴臨界直徑。在制冷系統(tǒng)中隨著溫度的下降,同樣直徑的制冷劑液滴的質量會增大(溫度越低,制冷劑的密度越大),液滴上升速度也可以加大。換言之,也就是分離的速度可以提高,分離的能力也就增大了。這就是為什么分離的能力會隨著蒸發(fā)溫度的下降而發(fā)生變化。
當一滴液體在自由落體狀態(tài)而又處于一個靜止狀態(tài),其最大速度稱為終端速度。在分離容器中,如果氣體以終端速度向上移動,臨界直徑的液滴仍然懸浮,小于臨界直徑的液滴帶走,大于臨界直徑的液滴留下(分離下來)。液滴達到終端速度,重力等于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