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間隙運行
這是能量調節中最簡單的方法,即當庫(室)溫降到超過規定的下限時,就控制壓縮機使其停止運轉,而當庫(室)溫回升到超過規定溫度的上限時。又使壓縮機重新啟動運轉。這種“兩點式”控制通常是靠溫度控制器或低壓繼電器來實現的,它可使機器在冷庫等使用的全部時間里的平均輸氣量,和這段時間里所需的平均蒸發量相等。但由于儀表精度或其熱惰性的影響,壓力或溫度的調節范圍較大,這樣,蒸發溫度或壓力可能發生較大波動,從而滿足不了較高的恒溫要求。所以,這種能量調節方法只適用于小型制冷設備中,如冰箱、低溫箱及窗式、分體式空調器中。對于較大功率的制冷設備,由于啟動裝置復雜,而且頻繁地開停,對機器的使用不利,也使電動機壽命相對縮短。因此,還必須使用其他的調節方法。
2.頂開吸氣閥片
當前國產系列高速多缸壓縮機,主要是以這種方式進行能量調節,它是在壓縮機全部壓縮行程中頂開吸氣閥片進行能且調節,也稱為全頂開吸氣閥片調節。這種調節可使機器中某幾個氣缸的吸氣閥一直處于開啟(卸載)狀態,低壓蒸氣可由開啟的吸氣閥進入氣缸,但因吸氣閥不能關閉,無法實現對吸入蒸氣的壓縮,缸內不能建立高壓,排氣閥始終關閉,被吸入的氣體又返回到吸氣腔中去。這樣.盡管壓縮機依然運轉著,但卸載的氣缸不再向排氣腔中排氣,故有效工作的氣缸數目減少,從而達到能量調節的目的。
全頂開吸氣閥片的調節方法,是在機器不停車的情況下進行能量調節的,通過它可以靈活地實現上載或卸載,使壓縮機的制冷量增加或減少。另外,這種調節機構還能使壓縮機在卸載下啟動,這對機器是非常有利的。
對多缸壓縮機,通過被頂開吸氣閥的缸數,能實現從無負荷到全負荷之間的分段調節。如對8缸壓縮機,可實現0,25%,50%,75%和100%五種負荷調節,同理對6缸機,可實現0,1/3,2/3和全負荷四種負荷調節。
制冷壓縮機某缸吸氣閥片被頂開后,它所消耗的功僅用于克服機械摩擦和氣體流經吸氣閥時的阻力。因此,這種調節方法經濟性較好。
3.旁通調節
在老式順流式壓縮機中,由于吸氣閥裝在活塞頂上,不能用頂開吸氣閥片的方法進行能量調節,因而采用氣缸內與吸氣腔旁通的辦法。當旁通閥開啟,活塞向上移動時,氣缸內的氣體通過旁通閥回流到吸氣腔,無壓縮和排氣。這時,壓縮機的工作情況和全頂開吸氣閥片的情況完全一樣。旁通調節裝置還有將旁通口開在氣缸中部、活塞行程的一半左右位置,這樣,當旁通閥開啟時,壓縮前半程中氣體回流到吸氣腔中,只有后半程有壓縮和排氣,排氣量約降低一半。
4.附加余隙容積
對大型壓縮機,如臥式雙作用壓縮機,可采用附加余隙容積的方法來調節,即在氣缸頭部連接一附加容積,內有活塞,通過調節桿移動活塞位置,使余隙容積的大小相應變化,從而改變了壓縮機的輸氣系數,這也就改變了輸氣量。
5.吸氣節流
通過改變壓縮機的吸氣截止閥通道面積來實現能量調節。當通道面積減小時,吸入蒸氣的流動阻力增加,使蒸氣受到第二次節流。這樣,吸氣腔壓力相應降低,蒸氣比體積增大,壓縮機的質量流量減小,從而達到能量調節的目的.吸氣節流壓力的自動調節.可用專門的主閥和導閥來實現。但這種調節方法不夠經濟,在大中型制冷設備中有所應用,目前國內應用較少。
除以上所述的幾種能量調節方法外,目前值得重視的是變頻技術的應用。它是一種性能優良、節能的能量調節方法。其工作原理是改變電源頻率(同時也改變電壓)來調節電動機的
轉速,從而達到調節壓縮機輸氣址的目的。目前由于其器件、成本等原因.這種方法多用于小型設備上、如水泵、風機和家用空調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