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保鮮一直是個難題,貯藏好的損失率也在50%以下,差的則更大,為此在收獲季節大都采用切片曬干后貯存,但此法改變了甘薯原來的風味和特性。本法提供一種簡單適用的貯藏方法,設施費用低,選址容易,室內室外均可。
本法選取優質甘薯,裝入透氣的編織袋內,每袋裝10~120kg,再選稍高地面將甘薯袋臥放,堆成方形或長方形。橫向每排堆成單數堆(3,5,7…)或雙數堆(4,6,8…),中間最高,兩邊依次降低,堆與堆之間距0.4一lm,在兩堆頂部之間用長甘薯袋搭接。在縱向可堆成數排至數十排,每排相距0.3~1m,每排堆與堆之間的上部同樣用長甘薯袋搭接,通過長袋在橫向、縱向堆頂搭接,用小甘薯袋填平斜面,形成三角形頂面,然后將整個甘薯堆用塑料膜蓋嚴,封實,再用麥草或稻草蓋0.5~3.0m厚,最后用繩固緊,如用土蓋0.3一1.5m也可。整個頂面上留有一定量通風孔,使堆內溫度保持在10-16℃,相對濕度在85%-95%。
本法經1 000t甘薯貯藏試驗,保鮮率達95%以上。
實例:選優質甘薯,將其裝入透氣的編織袋內,每袋25kg;選較高地面將每袋甘薯臥放,堆成方形堆,橫向4排,堆間距0.5m,中兩堆高3m,兩邊兩堆高2m;縱向堆10排,堆間距0.3m;用1.5m長甘薯袋在橫向和縱向各堆頂與堆頂之間搭接,用小甘薯袋填平,使整個堆頂成為三角形的屋面;在整堆頂面和四周用塑膜蓋嚴封實,再用稻草或麥草在塑膜上蓋lm厚;在橫向每個堆間距與縱向每隔兩堆的堆間距交叉點堆頂處開一透氣孔;用繩或鐵絲固緊,防止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