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過度應變 是指壓力容器結構不連續處因材料延性耗盡而產生的裂紋或者撕裂。在三向拉應力作用下,材料韌性(斷裂應變)會下降,在壓力容器結構的不連續區,如螺紋根部,有可能在容器沒有塑性垮塌前,就因材料延性耗盡產生裂紋而失效。
脆性斷裂 是指壓力容器未經明顯的塑性變形而發生的斷裂,這種斷裂是在較低應力水平下發生的,斷裂時的應力遠低于材料強度極限,故又稱為低應力脆斷。其特征是:斷裂時容器沒有明顯的鼓脹;斷口齊平并與最大主應力方向垂直,斷裂速度極快,易形成碎片、由于脆性斷裂時容器往往沒有超壓,爆破片、安全閥等超壓釋放裝置不會動作,其危險性要比塑性垮塌大得多。
材料脆性和缺陷兩種原因都會引起壓力容器發生脆性斷裂,除材料選用不當、焊接與熱處理工藝不合理導致材料脆化外,低溫、高壓氫環境、中子輻照等也會使材料脆化。壓力容器用鋼一般韌性較好,但若存在嚴重的原始缺陷(如原材料的夾渣、分層、折疊等)、制造缺陷(如焊接引起的未熔透、裂紋等)或者使用中產生的缺陷也會導致脆性斷裂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