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發泡的生產過程為:首先將多元醇、發泡劑和催化劑等原料精確計量后置于一容器中預混合均勻,然后加入異氰酸脂立即充分棍合均勻。將混合均勻的上述原料在其還具有良好流動性時應迅速注入模具中,經化學反應并發泡成型。箱式塊狀發泡工藝的優點是:投資少、靈活性大、一個模具每小時一般可生產兩塊硬泡;缺點是:原料損耗大、勞動生產率低。
模塑硬質泡沫塑料一般指在模具中直接澆注成型的硬泡制品,即發泡是在有一定強度的密閉模具(如密閉的箱體)內發泡,密度由配方用量和設定的模具體積來決定。它一般用于生產一些小型硬泡制品,如整皮硬泡、結構硬泡等。模塑發泡的模具要求能承受一定的模內壓力,原料的過填充量根據要求的密度及整皮質量而定。
小體積(體積小于0.5耐,厚度不大于10 cm)聚氨酯硬泡生產配方及工藝目前已經成熟,國內普遍采用。大體積塊狀硬泡發泡工藝難度較大,國內生產廠家少。在大體積聚氨酯硬泡生產中,應注意防止泡沫內部產生的熱量積聚而引起燒芯。一般需控制原料中的水分,盡量采用物理發泡劑以吸收反應熱,降低發泡原料的料溫。大體積塊狀泡沫一般需用發泡機混合與澆注物料,高、低壓發泡機均可。機械發泡,發泡料的乳白時間遠比攪拌式混合的短。因此生產大塊泡沫塑料,最好選用大輸出量發泡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