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型和中型的制冷裝置蒸發溫度數目,往往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當冷凝溫度較低壓比小于8,且蒸發溫度在-25℃以上時,通常采用單級壓縮系統。反之冷凝溫度較高,壓比大于8,蒸發溫度在-25℃以下時,采用單級壓縮經濟上十分不利,壓縮機的工作狀況也比較惡劣,所以往往就采用雙級壓縮系統。這種系統的主機可使用單機雙級壓縮機,也可以采用經過設計選擇的配合式雙級(即由兩臺單級壓縮機配合)。
圖9-13表示的是單級壓縮、雙級壓縮棍合系統,為一次節流即指液體制冷劑由冷凝器出來以后,只經一次節流后送到冷卻系統中去.這種系統的中間冷卻器帶有蛇形盤管,它的能量指標比不帶蛇形盤管的雙級調節系統的能量指標低些,這是因為蛇管內液體制冷劑的壓力為冷凝壓力,溫度比與中間壓力相對應的中間溫度高5-7℃。雖然其經濟性方面有不足,但目前仍被廣泛的應用著。這是由于:①液體制冷劑的再冷卻是在蛇管內進行,它不和中冷內的液體直接接觸,從而不會被低壓級排出的油所污染,以致把這些油送到冷卻系統中惡化傳熱效果;②盤管內的液體制冷劑壓力為冷凝壓力,這個壓力足夠供液到標高較高的蒸發器和冷卻設備中,以及較遠的地方。沒有盤管的雙級調節系統,中冷的液體為中間壓力,這將會影響其供液高度和距離。從圖9-13中不難看出,雙級壓縮系統的最大特點是具備中間冷卻器及必備的管道等,這是與單級壓縮系統最大的區別之一。中間冷卻器的作用一方面冷卻低壓級的過熱狀態的排氣,使高壓級壓縮后不致排氣濕度過高;另一方面中間冷卻器對到冷卻系統中去的液體制冷劑進行第二次再冷卻,這種對到總調節站前的液體制冷劑進行上次再冷卻的方法(再冷卻器和中間冷卻器的再冷卻),對系統的能量指標是大大有利的。
從圖9-13看出,-33℃機-28℃系統由二臺單機雙級壓縮機負擔,對-28℃系統一般是由雙級機擔負,但當冬季水溫較低時也可改為二臺單級壓縮機擔負。具體地對壓縮機而言,兩臺雙級機有一臺可負擔-33℃系統,另一臺則可負擔一28℃系統,然而這二臺機器還可以互換使用。兩臺單級機一臺可負擔-15℃系統負荷,另一臺則可負擔-28℃系統。這兩臺機器可以互換使用,也可以全部負擔-15℃或-28℃系統。不難看出,圖9-13的吸氣管線配連方案,在壓縮機的使用上有較大的靈活性。
對于采用配合式雙級壓縮系統,由于每臺壓縮機均為單機單級壓縮,所以它的吸氣管線要比其他的方案要雜亂些,但是總不會脫離上面所介紹的基本原則。為了讓機器使用的靈活性強些,可以采用萬能的吸氣管線連接方法,或者采用以一種蒸發溫度為主兼顧另一種蒸發溫度的連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