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復合夾芯墻體砌筑,應按設計要求的層高、塊型、灰縫厚度、門窗洞口等進行皮數桿設計,其有效間距不宜大于15米,且在陰、陽角處應增設皮數桿,以確保掛線砌筑的準確性。砌筑外葉墻時,應在外側掛線;砌筑內葉墻時,應在內側掛線。其砌筑高度應按設計構造要求及保溫板的規格等因素沿高度方向分段砌筑。每段復合夾芯墻體必須按外葉墻一保溫層一內葉墻一拉結鋼筋(即四道工序)的順宇連續施工,見圖6-3。
第二,四道工序整個循環過程必須連續作業,使內、外葉墻達到同一標高,并設置拉接鋼筋。
第三,外葉墻宜采用順墻形式砌筑,豎縫應錯開。在門窗洞口轉角處應設陽搓與內葉墻搭接。
第四,外葉墻宜采用“三一”砌磚法等方法砌筑,豎向灰縫應采用擠漿法和加漿法,使豎縫砂漿飽滿密實。在外葉墻內側應隨砌隨刮平灰縫,并要清除凸出墻面的砂漿。
第五,每段外葉墻砌完后,應檢查墻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并隨時糾正偏差,嚴禁事后砸墻。
第六,當一段外葉墻砌完后,必須隨即清除落在已夾砌好的保溫板上的砂漿,防止砂漿粘結在保溫板上,使保溫層出現空隙,造成“熱橋”。
第七,施工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雨、雪和施工用水進入空腔,嚴防保溫板受潮(特別是巖棉板等)。
第八,沿高度方向每砌完一段外葉墻,經質量檢查合格后,方可在該段外葉墻的內側安裝與外葉墻同高的保溫層。
第九,安裝保溫板時,豎向縫應錯開。每塊保溫板兩側邊應切割成45度坡口,確保保溫板四周接縫擠緊嚴密,一旦出現空隙應用同質保溫材料塞嚴。現場裁切保溫板時,必須用專用刀具裁切,嚴禁用灰鏟砍切。
第十,安裝保溫板時,應采取臨時固定措施,以防止保溫板歪斜或傾倒。
第十一,每安裝一段保溫板,應經質量檢查合格并做好隱蔽工程記錄后,方可砌筑內葉墻。
第十二,砌內葉墻應采用“一順一丁”的形式,其砌筑要求各皮磚的標高應與外葉墻相應皮數的標高一致。
第十三,每段內葉墻砌完后,應檢查墻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隨時糾正偏差。
第十四,設置在內、外葉墻間的拉接鋼筋(圖6-4)應符合設計要求及下列規定:拉接鋼筋必須經除銹和防腐處理;拉接鋼筋的直徑宜為6毫米,形狀為L形;拉接鋼筋在墻面上應為梅花形設置,其豎向和水平向的間距不宜大于500毫米和1000毫米;拉接鋼筋的直鉤應水平擱置在內、外墻上,其擱置長度宜分別為180毫米和60毫米(不含直鉤長度)。內外葉墻間的拉接鋼筋不應與墻、柱拉接鋼筋擱置在同一條縫內。在磚墻上的所有拉接鋼筋均應埋置在砂漿層中。詳見圖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