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在常溫常壓下能氣化成氨氣,而氨氣在空氣中可燃,但一般難以著火,如果連續接觸火源就會燃燒,有時也能引起爆炸。如果有油脂或其他可燃物質,則更容易著火。
氨氣與空氣混合物爆炸極限為氨的體積分數為15%~27%雖然其爆炸極限范圍比其他可
燃性氣體窄,危險性較小,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須嚴禁煙火,而且要嚴防空氣侵入儲罐、罐車和管道中形成具有燃燒爆炸性的氨一空氣混合氣。
由于氨具有較高的體積膨脹系數,滿罐充裝液氨的罐車,在0~60℃范圍內,液氨溫度升高1℃,其壓力升高約2. 18~3. 18MPa,因而液氨罐車超裝極易發生爆炸。因此,在充裝中必須注意液氨罐車的充裝量。
由于液氨泄漏會揮發成比空氣輕的氮氣,很容易擴散,因此液氨泄漏時,應迅速將其附近(特別是下風側)的一切火源移走、除去或熄滅。發出警報警告該區域內和鄰近區域(特別是下風側)內的人員,如果有必要撤離時應往上風側撤離躲避。
如泄漏出自閥門或閥門法蘭處,可用浸水濕布蓋在泄漏處,在連續噴淋水的情況下,關閉閥門。如不能用一般方法阻止泄漏,則應將罐內液氨倒入其他儲罐,或通過放空閥將其排空。若管道發生泄漏,應立即關閉上游閥門切斷氣源;如在泄漏時無法進行堵漏,則要用水沖釋到常壓為止。
在用水噴淋泄漏部位的同時,必須用大量的水稀釋流出的液氨,以免流入江河湖海釀成公害。
生產設備必須嚴格密封,加強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由于氨比空氣輕,抽風口應裝在高處。
空氣中氨濃度超標時,必須佩戴防毒面具。緊急情況搶救或逃生時,應佩戴空氣呼吸器,戴化學防護眼鏡保護眼,必要時戴防護手套。工作或急救現場,嚴禁吸煙、進食、喝水。離開工作或急救現場后,應淋浴、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