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政府機構改革的不斷推進,汽車工業主管部門歸入國家經貿委后,汽車安全、環保等強制性執行標準不斷推出,產品開發成本越來越高,逐步與國際接軌,市場準入門檻很快升高,導致一些小型、兼業的冷藏保溫汽車企業被淘汰;而一汽、東風、長安、漢準、江鈴、北京福田、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河北長城等汽車集團和主機廠開始將發展專用車作為拓展載貨汽車主產品市場的重要手段,中集(主營集裝箱)、重慶力帆(主營摩托車)、河南新飛(主營冰箱空調)等其他行業的大型企業也開始生產專用汽車,冷藏汽車作為廂式專用車的主要種類也受到重視。
目前,我國的冷藏、保溫汽車市場與發達國家相比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20世紀90年代,冷藏、保溫汽車在我國才開始發展起來,保溫車的車廂內襯保溫材料,冷藏車則在隔熱結構車廂基礎上加裝專用制冷裝置而成。在眾多冷藏專用汽車生產企業中,部分領先企業的年產量已達到了很高的市場集中度。我國的冷藏、保溫車生產企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真正有市場的、技術水平可以與國際保持平衡的廠家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