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油的分離及收集設備
經壓縮后的制冷劑蒸氣處于高溫過熱狀態,從氣缸和排氣管排出時速度也很高,因而會將附著于氣缸壁的潤滑油氣化或噴射成微粒狀隨著排氣一道排人系統管道。對于氨制冷系統來說,這些油如果進人冷凝器和蒸發器,因氨、油不互溶,油會在換熱器表面形成油膜,降低傳熱效果。對于氟利昂制冷系統來說,雖然能互溶或部分互溶但仍會引起蒸發溫度的升高(在相同吸氣壓力下),減小傳熱溫差,也會降低傳熱效果。此外,壓縮機失油,還會造成摩擦面潤滑不良甚至燒壞壓縮機。因此壓縮式制冷機中一般都在排氣管上安裝油分離器,將排氣帶出來的潤滑油從制冷劑中分離出來。
常用的油分離器有洗滌式、離心式、過濾式及填料式等四種。
洗滌式油分離器用于氨制冷系統,不能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統。
螺桿式壓縮機中多采用分油效率高的填料式油分離器,小型氟利昂制冷系統多半采用結構簡單的過濾式油分離器(圖5-19),小型全封閉式壓縮機中往往不用袖油分離器。
洗滌式油分離器為一鋼制圓筒上有進氣口、出氣口、進液口和保持油分離器內一定液位高度的液位控制器。高壓排氣通入油分離器的氨液中,由于氣流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變,以及氨液的冷卻和洗滌作用,將排氣中的油蒸氣、油滴分離出來,沉積于油分離器的下部,定期由放油管閥將油輸送到集油器,抽除其中的氨后,放出系統,經再生后重復使用。
其他形式的油分離器則因排氣在油分離器中流速變小,流動方向發生變化,因油滴的慣性作用將油分離出來,油聚集于油分離器的下部,油面上自動回油裝置的浮球隨油位的上升而上升,當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浮力將回油閥打開,借油分離器內與曲軸箱內的壓差使油流回曲軸箱。集油器是氨制冷系統中收集各設備中分離出來的潤滑油的設備,為了操作安全起見,一般中、大型氨制冷系統中在高壓側和低壓側各自設置集油器。集油器結構十分簡單,就是一個鋼制長形圓筒,上部裝進油閥、抽氣閥、加壓閥,底部裝放油閥即成。進油閥用油管與冷凝器、儲液器等的集污包相接,抽氣閥與壓縮機吸氣口或低壓循環儲液桶氣相部分相連接,加壓閥與高壓排氣相連接,打開抽氣閥和進油閥,集油器中壓力降低,放油的容器中的油進入集油器。關閉進油閥,油中含有的氨液蒸發成蒸氣,被壓縮機抽走。
待氨液基本蒸發完畢,關閉抽氣閥,打開加壓閥和放油閥,集油器中的油被壓出到油處理裝置,經凈化再生后再加人壓縮機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