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存放過程中,除了微生物、酶的作用導致食品腐敗變質外,還有非酶作用導致的其他變質,主要包括食品中營養成分的化學作用、食品本身的生化作用及其他物理作用導致的變質。
1. 氧化作用
當食品中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等不飽和化合物,在貯藏、加工及運輸等過程中又經常和空氣接觸時,氧化作用將成為食品變質的主要因素。氧化作用會導致食品的色澤、風味變差,營養價值降低及生理活性喪失,甚至會生成有害物質。這些變質現象容易出現在干制食品、鹽腌食品及長期冷藏而又包裝不良的食品中,應予以重視。所以食品在貯藏過程中應采用低溫、避光、隔絕氧氣、控制水分等措施,通過減少食品在貯藏中與金屬離子的接觸,或通過添加抗氧化劑等,來防止或減輕脂肪氧化酸敗對食品產生的不良影響。
2.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系指由于水果、蔬菜固有的呼吸作用的不斷加強,而逐漸消耗體內的養分致使食品變質。
以食品是否有生活機能,將食品分為生體食品和非生體食品。生體食品的最大特征是具有呼吸作用,非生體食品無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體食品質量降低和變質的主要因素。
生體食品在收獲后,沒有營養成分和水分的供給,卻由于呼吸作用使體內的營養成分逐漸下降,而易于被微生物侵入;由于呼吸作用而產生水分,降低了果蔬的致密性,造成果蔬萎蔫及蛋類干耗或貼殼;由于呼吸作用產生成分的分解,引起果蔬成熟、過熟和軟化等,而失去正常果蔬的風味;在呼吸作用的同時還伴有熱量的產生,使貯藏環境溫度升高,加快了食品成分的變化;另外由于呼吸作用,使貯藏庫中CO?的濃度增高,O?減少,又會影響呼吸作用及正常的生理活動:果蔬在成熟過程中的呼吸作用會產生乙烯氣體,加速了果蔬的后熟;蛋類在貯藏時釋放出的CO?可使蛋的pH發生變化,蛋白變稀,加速了蛋的質量變化。因此,在對果蔬進行貯藏時,應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
3. 非酶褐變
非酶褐變主要有美拉德反應引起的褐變、焦糖化反應引起的褐變以及抗壞血酸氧化引起的褐變等。
由葡萄糖、果糖等還原型糖與氨基酸引起的褐變反應稱為美拉德反應,也稱為羰-氨反應。由于褐變和溫度、H氧、光線、金屬離子等有關,因此防止美拉德反應引起的褐變可以通過降低貯藏溫度、調節水分含量、降低食品H使食品變為酸性、用惰性氣體置換食品包裝材料中的氧氣、控制食品中轉化糖的含量、添加防褐變劑如亞硫酸鹽等方法
4. 其他
蟲害和鼠類對于食品保藏也有很大的危害性,它們不僅是食品保藏損耗加大的直接原因,而且由于害蟲和鼠類的繁殖遷移,以及它們排泄的糞便、分泌物遺棄的皮殼和尸體等還會污染食品,甚至傳染疾病,因而使食品的衛生質量受損,嚴重者甚至喪失商品價值,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此外,還包括機械損傷、環境污染、農藥殘留、濫用添加劑和包裝材料等,這些因素引起的食品變質現象不但普遍存在,而且十分重要。
綜上所述,引起食品變質的因素很多,而且常常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必須清楚了解各種因素及其作用特點,找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從而應用于不同的食品原料及其加工制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