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場噴涂施工應崴好防護面具,避免吸入霧狀物料。異氰酸酯的揮發性較低,通常條件下短時間暴露接觸(如:少量泄漏、撒落)所產生的毒害性很少。
但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仍存在一定毒性,可導致中度眼睛刺激和輕微的皮膚刺激,造成皮膚過敏。異氰酸酯在空氣中最大允許濃度為0.02ppm。
必須注意:有時現場施工溫度低,需要加熱物料,當物料溫度被加熱到40℃以上時(如熔化時)或是工作環境通風不良,所產生的蒸汽對人體會產生一定的毒害;另外采用噴涂工藝施工作業的場所,會導致空氣中懸浮粒子濃度增加而產生毒害。在類似環境中作業應佩戴防毒面具或呼吸器,否則,反復吸入超標濃度的蒸汽會引起呼吸道過敏,在操作時應小心謹慎。
少量的泄漏、灑落物料可用砂土清理,鏟入敞口容器中,移離工作區域后用5%的氨水分解,釋液放入廢水系統。若大量泄漏,應及時收集回收,污染地區用氫氧化銨溶液或洗滌劑洗刷。
異氰酸酯燃燒時,會釋放出刺激性有毒的異氰酸酯蒸汽及其他的有毒煙霧,應采取措施,防止人員中毒。
(2)戴好必要勞保用品(手套、防護鏡、工作服等),避免物料與皮膚直接接觸及濺入眼內。一旦濺入皮膚上或眼內,應立即用清水沖洗,皮膚用肥皂水洗凈。在通風不暢的條件下施工時,工作場所必須加強通風。
(3)有過敏者應脫離接觸。
(4)操作人員接觸或被污染后,應及時進行處理,其清除方法如下:
1)皮膚污染可用肥皂水洗凈,再以1%~10%氨水淋洗,最后用清水徹底洗凈。
2)眼睛濺入后應立即用水洗3~5min,再請醫師治療。
3)清除衣物的污染可用液體除污劑處理,再用清水洗凈。
液體除污劑配方:工業酒精:50份;水:45份;濃液氨:5份。